人教版一年级历史教案一年级历史教学设计表的格式
各位网友大家好!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初一历史课教案”的核心内容以及“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设计表格式”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继续读下去。
00-1010 1.了解宗法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知道*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00-1010 1.知识与能力3360记得皇位的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度;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及其本质和作用;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流程和方法:问题查询和历史对比
3.情感、态度、价值观3360通过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分析,说明*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形成和发展,其官僚制度和制度管理都与古代密切相关。
00-1010一、从退位到世袭王位
1.退位制度古代社会的理想政治模式。
2.王位世袭制取代退位制:它的基础,建立,本质和奥秘。
3.夏商*地方行政系统。
二、西周的分封制
1.机构2。主要内容和特点。影响、发展和演变
第三,西周的宗法制度
1.目的2。意思3。特点4。本质和功能。宗法制度与分封制的关系
关注: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难点:3360宗法与封建制度的关系
00-1010以问题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法,辅以史料阅读和课堂讨论。
00-1010 * *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 *国家。自* *诞生以来,世界上许多* *民族在制度安排上凝聚的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和经验,以及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漫长线索,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难以比拟的。
来自《**政治制度通史》
夏商周处于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今天,我们将学习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00-1010一、夏商政治制度
1.公元前2070年左右,禹正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看课本标题下的小字,看下面两张图,然后回答为什么:大禹能够建立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
禹治水成功,舜与之传位;部落战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因此享有很高的威望。
导读图片: 《戴冠冕的夏禹》,《大禹治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王位继承取代了退位制度。
阅读教科书《从退位到王位继承》,回答下列问题:
世袭王位取代退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余的威望;齐的实力。
世袭皇位制度的本质是什么?政权由圣贤传给儿子,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世袭皇位制度有什么玄机?为什么?天意,占卜;为统治提供理论基础。
引导阅读图《殷墟出土的刻有卜辞的牛骨》,了解其奥秘。
这是倒退还是社会进步?为什么?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因为奴隶社会的出现是建立在高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
3.夏商*地方行政系统。
(1)阅读课本,画出夏商行政制度示意图。
(2)阅读课本,在下表3360中填写商朝主要官员的职责。
官员,清史地方侯,博
或义务参与商王的决策朝贡,下令征服。
(3)阅读第5页的学习与思考之窗,回答思考问题3360。从这个记载中,你能看出商朝有多强大吗?
二、西周的分封制
1.公元前:年西周的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朝,建立周朝,定都濠江,是
据史书记载,周武王病*后,他的儿子成了国王,历数而立。王年轻时,吴主政,驻守在殷都周围的、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位之意,对周公极为不满。于是,周之子武庚乘虚而入,拉拢二叔,联合等东部诸部,共同反对周。经过三年的努力,他被解雇了。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制势在必行,除了‘吊二叔不咸’,‘封建亲族,以甜屏为周’。
据史书记载,周初的封建王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103010说,年,周公‘兼治天下,立大功’。
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1)西周建立后,什么人建立和实行分封制度?建立和继续实行:武王、周公旦。
(2)依据材料一回答,分封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
(3)依据材料二回答周初分封的诸侯有何特点?主要是同姓子弟。
3.阅读课本第二目"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归纳分封制的内容、特点。
内容:周王:把王畿外的土地、**分封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其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指导读《西周分封形势图》,突破知识难点王畿。)
诸侯: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权力:再分封。
特点:层层分封,贵族内部等级森严。
4.作用
阅读教材并读上图,回答:分封制有何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作用: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疆域;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强国;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
5.西周后期分封制为什么会遭到破坏?发展演变如何?
破坏原因: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西周后期王室衰弱。
发展演变: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
蒋孝严抵达桂林祭祖,这是他在蒋家认祖归宗
1.读以上两图,回答:两图反映了当今**社会一个什么现象?它源于**古代什么制度?
**人具有较强的宗族观念。源于分封制。
2.阅读课本第三目"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宗法制?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制度。
与分封制的政治制度。
(2)结合下图回答,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
基本特点: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维系;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基本规则: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②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③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关系: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二者互为表里。
在家中、族内就是宗法制,上升到**就是分封制。
实质:宗法制是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作用:保证贵族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教学指导:
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关系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
关于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可留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让学生自己获取和了解。
3.讨论题
阅读下列材料和课本第6页历史纵横。
材料一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卫侯,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大思想家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曰仁",而**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人生设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修身"最重要的一项就是习"礼"。由此可见"礼"在**古代的重要性。
材料二 右图所示是晋侯苏编钟(西周)。
回答:
(1)什么是礼?
(2)你怎样看待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曰仁"?
(3)**的先人为什么发明了编钟?是为了丰富**的生活、娱悦人们的精神吗?
4.思考**一词与宗法制的关系。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本课小结】
夏商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形成、相卿等设立;
地方:封侯、伯。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内容: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特点:封建诸侯,以蕃屏周
作用: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破坏:诸侯强大,王权衰弱
宗法制:内容: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作用: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总特点:宗法制为核心;牢固的血缘关系;浓厚的专制色彩 ;早期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本课练习】
1.(08.上海单科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关于王位世袭制的表述错误的是(D)
A.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B.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传
3.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A)
A.分封土地 B.分封爵位 C.规定义务 D.规定贡赋
4.西周分封制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C)
A.扩大了奴隶制的规模 B.促进了西周经济的发展
C.巩固并扩大了西周王权统治 D.避免了诸侯国势力的增长
5.西周周王分封的诸侯主要有①异姓功臣贵族②同姓王室贵族③先代帝王后代④边远氏族部落首领(B)
A.①② B. 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某诸侯年青时购买一女,生子甲。三年后正式娶另一诸侯之女为妻,先后生子乙、丙。以后又以数女充实后宫,生子丁等十余人。该诸侯*后,能合法继承其位的应该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7.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D)
A.② B.① C.④ D.③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动之。
──《孟子·告子》
材料二 (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
回答:
(1)材料中所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周初的分封制
(2)根据材料一概括出诸侯有何义务?诸侯与天子之间是何关系?
保护周王室;忠于职守,保卫封地;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述职。
诸侯服从天子。
(3)材料二中,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分封制崩溃。
标签: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初一历史课教案和人教版初一历史教学设计表格式的全部内容,是由**编辑之家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