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为什么”的核心内容以及“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知乎”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继续读下去。

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

造纸术是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中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和帛书。竹简因为容量小,体积大,用起来不方便。丝绸柔软光滑,轻便易携带,但价格昂贵,推广起来相当困难。但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材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谁发明了造纸术?历史学界一直有激烈的争论。

汉朝什么时候出现了纸?过去一直使用叶凡《后汉书•蔡伦传》中的说法,并认为它是由东汉太监蔡伦在公元105年发明的。书中记载蔡伦“用树皮、麻头、我们的布、渔网当纸。元兴元年,皇帝在能力尚可的时候,总是一筹莫展。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唐代李习安注《后汉书》引《相州记》说:蔡伦在耒阳县城北有住宅,住宅西有石臼,是蔡伦造纸的遗物。后世一直作为文物保存,据说这块石头一直到宋代还存在。由此可见,蔡伦的造纸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有影响的地位,但经过最近的古学发展,人们对蔡伦中的传统造纸提出了质疑。

西汉就有絮纸了。在煮练漂白丝绸的过程中,人们把丝绸放在竹席上敲打。最好的是棉的,竹席上剩下的絮纸晾干去掉,就成了薄薄的一层絮纸,也就是絮纸。汉代人就用这种絮纸包药。虽然能在上面写字,但不是真正的纸,因为这种蚕丝纤维不可能像植物纤维一样,经过打浆、复制后形成纸。但受丝绵纸的启发,人们在实践中逐渐发明了用植物纤维代替丝绵造纸。汉代最早的纸是麻纸。1933年,已故考古学家黄文璧先生在新疆罗布泊淖尔汉代烽火台遗址发掘出一张古麻纸。根据同时出土的木简,这种纸属于汉武帝宣帝时期,比公元105年蔡伦提出纸早150多年。1957年,在陕西Xi安灞桥的一座古墓中,在一面铜镜下发现了一叠纸片,名为“灞桥纸”,材质为* *纤维。在汉武帝之前就被鉴定为产品,比蔡伦纸早200多年。1973年,在甘肃金关出土了两张西汉麻纸,一张是宣帝时期的,另一张是平帝时期的。1978年,陕西扶风中烟村也发现了汉武帝宣帝的麻纸。1979年在甘肃敦煌马圈湾发现汉献帝至王莽的五张、八张麻纸,比蔡伦纸早100多年。这意味着中国纸的发明应推至公元前一世纪西汉初期,否定了《蔡伦》中造纸术的传统说法。这一系列考古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关于造纸术起源时间的热烈讨论。

持不同观点的学者认为,灞桥纸“可能是沤制纺织品的边角余料,如乱丝、线头等纤维的堆积,放在铜镜下当坐垫,在潮湿的地面下因镜体的压力而变成片状。”盐津关纸和福丰中烟纸只是把麻废料剪打成薄片。它们虽然有了纸的最初形状,但还是很粗糙,不适合做书写材料,更不要说代替丝绸了,只能称之为纸的雏形。这种纸的用途仅限于包装或衬垫。只有《蔡伦》总结了前人的生产经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高了

但八年后,另一项考古发现似乎对这场学术争论做出了无声的评判。1986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战国秦代汉组,其中包括一座汉墓,为Kawachinoayanofumi国王时期。在随葬品中,有一张纸质地图,位于棺材的胸部。纸渣长5.6厘米,宽2.6厘米。纸张平整光滑,结构致密,表面覆盖有细小的纤维渣。原料是* *,在纸上用细细的黑线画出山川、河流、悬崖。这一考古发现给了学者们一个新的立足点,让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了纸的起源、制造技术、材料和用途。如果说放马滩纸只是西汉纸被用作书写材料的一个孤立证据,那么4年后,甘肃敦煌汉代行支遗址出土了400多张汉纸,其中西汉武和赵迪时期的3张纸分别写着“附子”、“李勋”、“细辛”,都是药名。根据纸的形状和折痕,应该是药用纸。1997年,在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全国考古新发现展”上,展出了两张汉高祖时期的纸,分别用李和曹书写,其中一张纸上有清晰的“”和“否”等字样。有学者认为,另一张纸可能是汉代的名刺,相当于现在流行的名片。这些纸屑文献的发现,证明了丝、竹、木、纸是作为文具使用的四种材料,进一步证明了在蔡伦之前,不仅纸存在,而且纸已经用于书写。

蔡伦纸作为书写材料的史实,在文献中也有记载:公元25年(建国元年),汉光武帝从长安迁都洛阳时,“素简纸经二千车。”说明最迟在西汉末年,* *文书档案除了竹帛之外,已经使用纸张。公元76年,

汉章帝令贾逵选20人教《左氏传》,并给“简纸经传各一通”,说明此时纸巳在更大范围内使用。公元102年(永元十四年),汉和帝的皇后邓绥不喜欢珠玉宝器,却爱好纸墨,要各地进贡,这丑将纸墨并列,把纸作为一种书写材料理解应该没有值得怀疑的余地,而且说明纸的制造已普及到全国各地。

既然西汉文景时期已有了能作为书写材料的纸,那么蔡伦在造纸史上的地位该如何评价呢?蔡伦的贡献在于他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不但用麻、破布、鱼网,而且可用树皮为原料,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引起了造纸技术上的一次飞跃,从而大大降低了纸的成本,提高了纸的质呈。1974年在甘肃省武威县旱滩坡东汉末年古墓中的木牛车模型车厢两侧发现了三层粘在一起的纸,纸面平整,涂层均勻,纸上有较大的字,用汉隶体写成,字迹明®可辨的有“青贝”等字,旱滩坡纸在制造工艺上较前有很大的改进,它至少要经过浸湿、切碎、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二次洗涤、打浆、抄纸、晾干、揭压等工序才能完成,说明在蔡伦以后一套完整的造纸工艺已经形成。从葬式、葬具的形制看,旱滩坡墓主人生前的政治身份不会很高,这一方面说明纸不再是上层社会专用的奢侈品,而且这张用于衬裱木牛车的纸,还不能代表当时的高级书法用纸。东汉末,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在山东东莱巳出现造纸名家左伯。人称左伯纸“妍妙生光”,说明这种纸制造精细,平滑洁白。在公元二、三世纪时,“左伯纸”、“张芝笔”与“韦诞墨”齐名,被当时人公推为最佳书写工具。于西汉时发明的造纸术,至东汉末年巳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造纸技术的改进,推动了纸在书写领域内的广泛使用。目前在考古发掘中,已多次发现东汉末年用于书写的纸,如1901年新疆和甘肃敦煌曾出土汉末带字纸两片,一为诗抄,一为书信,前者还两面书写。1942年在内蒙古额济纳河也发现了东汉的一张字纸,也是一封书信。东汉末年,纸巳逐步代替了简帛,成为人们日用的书写材料。而且这种质地优良的书写纸,很快就由中原传到我国新疆、内蒙、甘肃等地,可见普及是何等迅速。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为什么和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吗知乎的全部内容,是由**编辑之家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