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你要离开我知道很简单 周杰伦”的核心内容以及“可我终究还是离开了**英文”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继续读下去。

00-1010作者|肖小军编辑|燕子

来源|我和刘老师的日常

你好,我是肖军。

前段时间朋友娜娜问我写了一篇文章《我为什么要留在* *》你会有兴趣看吗?

我毫不犹豫的回答:是的!

然后,我开玩笑说,我能不能也写一篇《我为什么要离开* *》的文章,哈哈哈.

我们的两篇文章就是在这些笑话中诞生的。

她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我的文章。在她的笔下,我是那个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果断决定,毫不犹豫,通过自律和努力,活得美丽而安静的女孩。

文章发表后,我仔细看了所有读者的留言。娜娜当时就说,要不要留言?我想说点什么。过了一会儿。

现在时隔半年,回头看那个时候,似乎更清晰了。

00-1010毕业去北漂是一个长期规划。

娜娜曾经在文章里写过我来* *的故事,我想更详细的说一下:

早在我研究生毕业的两年前,我就已经决定去* *了。

因为我的专业是文史,所以想从事与文化传播相关的职业。想来想去,只有* *最合适。

另外,我家在农村,父母也没有关系让我在老家找一份钱少活少的好工作,而* *有很多勤劳的年轻人的工作机会。

当然,我也听说过北漂的艰苦生活和职场的生存压力。为了不让自己以后在北漂的日子过得太惨,我从初二就开始练习做* *了。

当时很多学生开始做家教,去培训机构上课等。而我从来没有参与过。

我告诉自己,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赚钱的。既然选择了读研,那就先专心学习吧。赚钱不是这一刻。

我* *从2年级开始实习。

一是增加一些工作经验,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

第二,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

初二学习的一天,班级群里贴出通知:辽宁大学出版社要20名校对。

我心动了,我喜欢读书,编辑也是我梦寐以求却不敢登高的职业(我以前觉得编辑记者只有牛逼破了的人才能做)。如果能在出版社工作一段时间,对我以后在* *找工作肯定是有好处的。

所以,我抓住了这个机会。

* *校对不需要工作,去出版社把稿子拿回宿舍就行了。看完后,寄回出版社。

工作没有难度,只需要谨慎、认真、负责的态度。

我一直做这份工作,直到毕业。出版社的老师都很和蔼,教了我很多编校方面的知识。

由于在辽宁大学出版社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辽宁出版集团的一位编辑。

就这样,我获得了一个新的机会,成为辽宁出版集团的校对员。那段时间,我同时在做两份校对工作。

第二年年底暑假,一个档案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在群里发消息:新华社辽宁分社需要2名实习生整理档案。

工作性质比较适合档案学专业的学生,而我学的是近代史。

但是我觉得是新华社辽宁分社啊!对于这样一个发光的单位来说是很好的体验,哪怕你进去当个打杂的,以后写在简历里。

我们年级档案学专业的研究生不多,又是暑假。很多要么不在沈阳,要么已经找到实习单位,目前还没人报名。

于是,我怯生生地问学姐:我想去,但是档案还没看完。我可以走了吗?

学姐说,没事,很简单,你放心去吧。会有一个单独的办公室给你。我给你看两天,你会的。

这位学长可能之前在这里工作过,辽宁大学在沈阳还不错。她带我们去的时候,对方很放心,几乎什么都没问,就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办公室,我们就开始如火如荼的工作了。

学姐带了我们两天,我和另一个同学真的学的很快。之后,工作顺利完成。

有了这些经历,毕业前找工作的时候,顺理成章的我投了编辑记者方向。很快,我就收到了很多面试邀请,我的求职也很顺利。

在* *工作的两年里,我不仅交了生活费和学费,还存了几万块钱。

在**的工作定下来之后,我就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三环内,走路上班10分钟,中午还可以回家午休。

那时刚开始工作,工资才三四千块,房租却3700块。但我很有底气花这笔钱。

一方面因为读研期间打工存了一笔钱,花自己的血汗钱,没有心理负担;

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在**的生活,会呈螺旋状不断上升。

当时和男朋友住在一起,他的工资5000块,我觉得,扣除房租,我们每月还有四五千块的生活费,绰绰有余了。

我们刚毕业,还年轻,正是最好的增值期,不能为了省几块钱房租,把时间都花在通勤上。

在**四年里,我待过两家公司,都是出版社。从月薪3600的审稿编辑干到年薪二十多万的项目组主管、编辑部副主任。

当然,这样的薪资在**根本平淡无奇,出版业也是一个清贫行业,很多在大厂工作的同学年薪都是50万起跳的。

但对我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女孩来说,我满足于通过自身努力所获得的一切,感谢**公平的机会与馈赠。

我曾看过理想国一个编辑的访谈,她谈到自己博士毕业后为什么选择当一名编辑:

“你选择一个职业,它还有很多东西,综合的吧,你对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的认定、对自己所做的事的价值的认定,然后综合起来看,

这份工作就是以目前自己的能力能找到的,让自己在这个世界活得相对最自洽、最自得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觉得,自己在**四年,也一直是以一种最自洽、最自得的方式生活着。

02

四年后离京,谋定而后动

对于来**一事,我并非一拍脑袋说走就走,而是蓄谋已久。

我当时的男朋友是我研究生同班同学,大连人。关于毕业后的去向,他一直没个决定,拿不下主意。他觉得去哪都一样,只要可以不回大连。

都说找工作难,所以可能在临近毕业的他的眼里,哪里有工作,哪里就是好城市。

我多次坚定地告诉他,我要去**,你要不要一起?

就这样,我们一毕业,就开始了北漂生活。

我们在一起了五年,彼此成为偌大**城中最相互依赖的亲人。

然而,正像人们所说的,两个人在一起久了,只有两种结局:要么结婚,要么分手。

因为种种原因,我越发意识到我们不可能结婚,所以,2019年11月,我很平静地结束了这段关系。

然而,一起走过生命中繁花似锦的五年,经历了这样长时间的恋爱,我们似乎已经成为彼此生活中骨肉相连的一部分。

所以分手之后,我们既像亲人那样相处,有时又模糊了朋友与情侣之间的边界。

比如,他还是会给我送花、送礼物,陪我去逛街、去医院看病,我们也会一起去看电影。

我们上班的地方离得很近,他会每天送我回家,经常去我家做饭给我吃。

但是,他没有跟我提过要复合。

这种情形持续了大半年,我渐渐意识到,必须结束这种状态。

然而,在**四年,我们有着太多共同的回忆。

这四年里,他是我在这座庞大、冷漠、**的城市里唯一的温暖光源,给了我安神定心的力量。

我要怎么在这座城市里,开始一段新的感情?

我们的生命有过那样密集的交织,与他彻底分离,就像割舍掉一部分自己。我要怎么假装他不存在,与他共同呼吸这座城市的空气,却像陌路人那般?

我做不到。

我不害怕一个人走未来的路,我害怕的是一个人走**的路。当初来**,他是我勇气的一部分。

此刻停在原地固然还能感受到某种连结和安全感,不至于特别心伤,但最后必将迎来更大的反噬。

同时我也意识到,**距离我的老家广西实在太远了,两千多公里,坐高铁都需要12个小时。

机票最便宜的时候,也要八九百,得飞三个小时。一年到头,我真的回不了几趟家。

在我北漂这四年,父亲病逝,母亲日渐老去。她已经70岁,而我不仅还没成家,还与多年男友分了手。

那段时间,我真是丧丧的,觉得自己一直都挺努力的,但生活还是一塌糊涂。

我越发认识到,我应该花更多时间与家人在一起。

我不惧怕一线城市的生存压力,甚至热爱一线城市的快节奏,但相较于**,也许广州和深圳会更适合我。

不图别的,就图离家近。从广州乘坐高铁回家,仅需4小时。

深圳和广州给予外地人的政策,也比**友好太多。

就这样,慢慢的,我决定离开**。

转身离开,及时止损,就像壮士断腕。

2020年,我已三十出头,对于第三次换工作,我非常谨慎。

虽然已经有了离开的念头,但真正提离职之前,我还是一如既往演好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每天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地努力工作。

同时我认真思考自己未来的路,问自己究竟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以什么样的方式与世界发生联系。

我喜欢一线城市的快节奏,快节奏带来高效率,在适度的工作压力中处理棘手任务,也会激发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和成就感。

在一天的时间里做别处双倍的工作,挣双倍的钱,就像生命也延长了一倍。

钱也给我底气,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和消费观,让我有勇气在更广阔的范围去思考未来,去相信自己生命拥有种种可能性。

但同时,我又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去深度阅读,成为一个沉静的思索者。

在全心全意的精神生活里,在纯粹的精神世界中,实现情感上的自给自足,度过低需求、低欲望的人生。

这两条路是南辕北辙的,但都是我渴望遇到的风景。所以,我做了两手准备。

一方面,持续关注深圳、广州的**信息;

另一方面,留心广西老家有没有什么好工作。

刚毕业的时候,我对在老家找工作毫无信心,因为一没关系,二没背景,三没长相。

但现在,经历了**职场四年锤炼的我什么也不怕,觉得自己可以上天。

2020年4月,我开始给广西的高校投递简历;6月,在**进行了一场视频面试。

7月底,我离开**。离开的时候,工作还没有着落,但对于自己未来要走的路,已经越发笃定。

也许,我会很快就在老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每天有大把的时间与书籍为伴,再也不用担心房子的问题。

也许,我会难以适应三线城市的熟人社会与家长里短,最终选择用半年时间专心复习考雅思,明年出国读书,远走高飞。

也许,我会给自己一场长达数月的长途旅行,在旅途中,遇见全新的自己,遇到他。

也许,我会去**、云南、四川的某家青旅做几个月的义工,每天与有趣的人聊天,写下听来的所有故事……

03

生活终将如你所愿

在为离京做种种准备的时候,我时常有种特别悲壮的心情。

但是当将事情一件件做完,离京的日子果真到来的时候,我发现一切不过寻常。只是坐上机场线地铁,坐上飞机而已。

三个小时后,航班在桂林两江机场降落,生活就彻底翻了篇儿。

离开**,五味杂陈,既难以忘怀在**四年的奋斗时刻以及收获的所有情谊,又觉得生活中的一切的确会按部就班地发生。

我回到老家没几天,就收到高校的入职通知。职位是管理干事,主要做些办公室行政的工作,以后也可以兼课,考取高校教师资格证后慢慢往教师岗位转。

8月初,我入职高校。工作十分清闲,每天上班时间只6.5小时。极少加班。上班仅一周,就放暑假了。

我和朋友去青海、甘肃玩了两周,完成了自大学时就心心念念的环青海湖骑行和敦煌之旅。

在广西工作,收入虽然只是**的1/4,但工作时间减少了一半。住在学校宿舍小小的两室一厅里,房租也只占工资的1/30。

在南方,更易体会到何谓“长夏寂寥”。

**的午休时间短,吃完饭,在办公桌上趴着睡一会儿,就开始下午的工作;或者不睡,出去溜达片刻,顺手买杯咖啡回来,下午同样能够续精神。

而现在,中午休息三个小时,又是小城市,每个人都能回家睡个踏实午觉。

我有了自己的书房,每天凌晨三四点早起阅读。回到老家,也终于敢肆无忌惮地买书。

我做了隐适美牙齿矫正,又买了辆车。

这是我迄今为止为自己花费最大的两笔钱,算是送给自己的礼物。它们在我生命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学校绿意葱茏,我越发平静下来。毕竟是大学老师,同事大都见多识广、心地纯良、眼中有光,十分友爱,相处起来甚是愉快。

在西南边陲的高校里工作,生活节奏安稳、缓慢、悠长,很多人在此一待几十年。

半年下来,我已与一些同事处出情谊,那种感觉,就像小时候与玩伴在一起,因你知道他有很大可能长久陪在你身边,所以心里有种安稳感。不像一线城市,曾经朝夕相处的同事一旦离职,就大都消失在茫茫人海,让人心生荒凉。

如今,我也不用再担心周末收到不期而至的工作任务,打乱假日的节奏。

可以在满是阳光的下午,与**老师打一下午的羽毛球,接受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或者一群人疯闹着打一场排球,打完一起去喝冰镇饮料,坐下来继续天南地北地胡侃。

可以去大厨同事家里蹭饭,聊旅行音乐文学以及**的过往,吃完不仅不用刷碗,还可以继续蹭他家音质炸裂的音响看部好电影。

我用阅读和写作填满大把大把的空闲时间。前些日子,我收到一家省级*报的读书版主编发来的信息:“你已经被我锁定了,以后要多给我写书评!难得看到这么干净的文字。”

我依然热爱出版业,凭借在**四年积攒下的经验与友谊,我偶尔会给出版社做外编。这样既能赚点外快,又不致使编辑这门手艺生疏。

虽然离开了**,但我保持着跟在**时一样紧凑、严谨、自律的生活节奏。在享受慢生活的同时,不忘树立起事业的丰碑。

广西的冬天,通常温暖和煦,阳光晴好。中午往日头下一站,心情也如天空湛蓝宁静。

每到这时,我都在想,啊,原来过去那么多的焦虑,都白焦虑了。

这个寒假,我去了向往已久的涠洲岛,岛上绿影婆娑,海风习习,繁花似锦,生机勃勃,日出日落皆壮美如画。

这二月里的夏天味道,让人心放空,恍若回到那些无所事事一整个夏天的年少。

正是在涠洲岛,我写完了这篇文章。我想,对于**这座城市,不管是来还是去,其实都并非难事。

只要能做到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生活终将如你所愿。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你要离开我知道很简单 周杰伦和可我终究还是离开了**英文的全部内容,是由**编辑之家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