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的经历 玄奘在那烂陀寺得了什么经?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好!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经历”的核心内容以及“玄奘在那烂陀寺取得是什么经”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继续读下去。
鼎盛时期,那烂陀寺藏书900万册,僧徒1万人。因为成绩优异,玄奘也有资格在那烂陀寺“留校任教”,那烂陀寺也为他提供了“专车”。
离那烂陀古寺遗迹12公里之外的那烂陀大学,占地2700亩,拥有7个学院,2000多名学生。校园里**云集,美丽的人工湖点缀校园,一座巨大圆顶图书馆坐落湖畔…不过,这些目前都是设想,最早也要到2020年才能实现。的距离
* *带图片
虽然2006年印度卡拉姆提出重建那烂陀大学,但该项目得到了印度郑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捐赠了100万美元。但是八年过去了,重建进展缓慢。如今那烂陀大学只有两个学院,15名学生,11名老师。第一批师生临时在学校附近的王舍城会展中心上课,学生宿舍由酒店提供服务。
那烂陀寺是一座以佛教为背景的寺庙,在古莫迦陀国国王佘城附近。现在位于印度比哈尔邦中部大都市巴特那东南90公里处。大学东方学研究所教授、那烂陀大学董事会成员* *王告诉笔者,“那烂陀是玄奘时代和前后一两百年* *佛教的学术中心。”那烂陀寺是当时的佛教研究中心。“玄奘离开长安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目的地是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不仅是一座寺庙,还是一所大学。据悉,那烂陀寺最早建于公元5世纪左右。经过历代国王几个世纪的经营和扩建,据说全盛时期的那烂陀寺藏书达900万册,在此求学的僧人和学生超过1万人,分别来自* *、蒙古、朝鲜、日本、波斯等地。玄奘、易经等出使西域的著名僧人,在其著作中详细记录了这座著名寺庙和学府的风貌。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年记载,他来到那烂陀寺时,“伽蓝五十余座(指僧尼居住的院落),僧尼一万余人”。另一位比玄奘晚40年来到纳兰多寺求学的“唐僧”易经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描述,纳兰多寺像一座方城,三层楼高,每层一尺多高,砖砌而成。每座寺庙两侧各有9间僧房,呈正方形,宽约十尺。
* *带图片
与《西游记》不同的是,玄奘来到那烂陀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当时年过百岁的“校长”杰贤大师收他为亲传,亲自教他《瑜伽论》。玄奘勤奋好学。他每天认真研读经文,“外语”极好。梵文比当地人好。在那烂陀寺,玄奘和许多学者进行了一场辩论。
据《慈恩传》记载,当时寺里有1000人能说20经,30里有500人,50里只有10人,包括玄奘大师。也就是说,玄奘的水平在当时那烂陀寺的几千名资深学者中是前十名。因为成绩突出,玄奘也获得了“留校任教”的资格,被提升为那烂陀寺副讲师;那烂陀寺还为他提供了“专车”,外出可以享受骑大象的待遇。
多亏了玄奘,那烂陀寺才能重见天日。王说,19世纪中叶,英国人统治印度,发现了那烂陀寺遗址。起初,英国人不知道它在哪里。这个网站很大,就像一个小镇和一个大学校园。后来考古人员通过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进行比对,确认这个地方应该就是玄奘书中记载的那烂陀寺。
* *带图片
对印度人来说,那烂陀寺是古印度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印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不仅精通经济学,还是印度教哲学的权威,与泰戈尔关系密切。11岁时,阿玛蒂亚森告诉家人他长大后想成为一名教授,他的祖父带他去了那烂陀寺巨大的红砖废墟,希望阿玛蒂亚森能够重新规划
“一所属于* *的大学”的愿景,让* * *充满期待。“* * 21世纪的重新崛起,让世界的大局逐渐恢复到了16世纪的局面。东方文明的自治有经济条件和保障。那烂陀大学复课反映了这种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
《联合早报》评论道,“文化上,东方文明人文精神的复兴,可能会对长期统治世界的西方工具理性主义,以及国际关系中的霸权文化,以及它在人文、社会、政治、经济、外交乃至人类生存中造成的环境破坏起到修复和平衡的作用。”
总结:以上内容都是关于玄奘法师在那烂陀寺的经历,以及玄奘在那烂陀寺获得了哪些佛经。它是由编辑家边肖精心编辑的。如果对你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