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地 这个身体朱光潜 这个身体朱光潜 此时此地
各位网友大家好!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此时此地此身 朱光潜”的核心内容以及“朱光潜 此身此时此地”的相关信息。希望对你有帮助。请继续读下去。
01
前两天看《歌德谈话录》,看了十多页。我忍不住回头看了看译者朱光潜。好吧,我不接受就不行了。
每一句话都不直截了当,却像熟透的水果一样沉甸甸的。
看看这本书,就像歌德说的,“在最后两个贫穷的世纪里,生命本身变得多么虚弱。哪里能遇到一个纯粹的,有原创性的人?哪里有足够的力量做一个老实人,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经常有人说艺术是云里雾里的,看到这样的话特别亲切。“我只是有勇气诚实地写下我心中的感受.让我觉得痛苦,逼着我创作《维特》的,是我曾经生活过,恋爱过,痛苦过。关键在这里”。
说话的人,翻译的人,平实而深刻。
朱光潜,对我来说,一直是教科书式的人物,歌德也是,总觉得十万八千里。一听到别人一本正经的说“老教师怎么样了?”,感觉被分开了,不喜欢看。所以我只知道他们存在。
朱曾经写过一个故事。有人说,他和妹妹在一个家庭生活了20多年,但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刻,他才“看到”她。
知道和看见是两回事。
02
昨天《巨流河》又碰到他了。
齐邦媛在武大之战中写道,朱光潜是当时的教务长,已经名扬天下。他特意找到这个大一新生,让她从哲学系转到外语系,说“现在武大搬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哲学系有些课开不了了。我看你的作文,你太多愁善感了,好像不适合做哲学。如果你转到外语系,我可以做你的导师。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问我”。
朱的课是《英诗金库》,每首诗都要背。1945年,战争结束后,齐邦媛和几个同班女生走在白塔街上,经过湿漉漉的水西门,地上结着薄冰。他们背诵了雪莱的《沮丧》。“它的第三节有一句台词,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我当时说不出的感受‘没有内心的平静,没有外在的平静’。”
当时朱光潜在课堂上“一字不提”,但有一天他讲到华兹华斯的《玛格丽特的悲苦》,写到一个七年儿子杳无音信的女人,说古诗* *有一句类似的话:“风云有鸟道,江汉无梁”。他甚至哽咽着,停顿了一下继续读下去。
在最后两句话的结尾,“如果有机会悲伤一声叹息,他们可怜我,而不是我的悲伤”,他摘下眼镜,泪水顺着脸颊流下,突然合上书,迅速走出教室,留下满屋子的震惊,没有人说话。
八十多岁的齐邦媛一生颠沛流离,背井离乡,但她始终记得这一刻。“即使是最绝望的诗歌似乎也有强大的生命力.人生没有尽头,无论如何,不绝的弦歌是我活着最大的依靠。”
03
朱光潜是个敏感的人。当学生来到他家,想清理院子里的落叶时,他制止了“我好不容易才厚到能听到雨声”。但他没有颓废多愁善感的浪漫病,他喜欢生活的一切情趣。
他写了一个外交官,他的下巴在不必要的时候是光秃秃的,但他总是善于扭腮。有人不喜欢,认为是官气,但他看起来很有趣,感觉很和谐。同样写另一个英国作家和几个女人,别人都在看他身边的女人,作家不高兴了,一脸“哼,其他地方也有人这样看我”。他喜欢这些细节。他只是观察他们,但不会轻易下判断。但是这里有一种力量。
他的学生第一次见到他时说:“他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甚至盯着你。你似乎觉得他看穿了你的每一条皱纹。说实话,一开始你并不觉得舒服。”
他和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倾向保持着接触,保持着了解,但无论什么进入这个头脑,都会露出本来面目,不可能神秘。
“首先,我要求逻辑。在我说任何话之前,我必须先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先了解自己,才能让读者明白。很容易蒙混过关,表面上看起来很宏大,很铿锵,很迷茫或者骨子里隐藏着矛盾。我知道提防它是由于外国人物的训练。我喜欢法国人欣赏的清晰。”
他在欧洲几所大学当了十四年的学生,解剖鲨鱼,做染色切片,读建筑史,研究象征性的名字,用烟筒和电反应表测试心理反应,并不是专门搞艺术的,像这样的人写字翻译的时候,把别人贴的艺术吓人的脸撕掉,老实得像个孩子。
他写文学和艺术
批评,写到宋神宗有次看到苏子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词时叹息,“忠君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他看到这里,直接说,这话“令人发呕”。所以他写“我应该感谢文艺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它教我学会一种观世法。……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他们从‘我’这一副着色的望远镜里看世界,一切事物于是都失去它们本来的面目。”
04
1929 年,当时社会风潮处处鼓呼让学生运动,他却让青年时时小心“十字街头上,握有最大威权的是习俗。
习俗有两种,一为传统,一为时尚。儒家的礼教,五芳斋的馄饨,是传统;新文化运动,四马路的新装,是时尚。传说尊旧,时尚趋新,新旧虽不同,而盲从附和,不假思索,则根本无二致。”
他说,“强者皇然叫嚣,弱者随声附和,旧者盲从传说,新者盲从时尚,相习成风,每况愈下,而社会之浮浅顽劣虚伪酷毒,乃日不可收拾。”
所以他要呼吁在思想上要打破一切偶像,但“打破偶像,也并非卤莽叫嚣可以了事,那还是十字街头的特色。”他说,我们要能于叫嚣扰攘中,能自由伸张自我,不要汩没在十字街头的影响里去。
所以他写过为什么要研究美学,美无形无迹,但是“它伸展同情,扩充想象,增加对于人情物理的深广真确的认识。这三件事是一切真正道德的基础。从历史看,许多道德信条到缺乏这种基础时,便为浅见和武断所把持,变为狭隘、虚伪、酷毒的桎梏”。
蔡元培说,一个没有审美的民族是不知善恶的,所以他们这代人,试图在蛮荒上遍植青草,新绿烧成沙土,又有人在焦黑中栽下。
1947 年,朱光潜写文章说文艺的天性便是自由,“文艺不光本身是一种真正自由的运动,并且也是令人得到自由的一种力量。”
他因为信仰这样的自由曾饱受折磨,在北大的广场挨批斗时,在现场的人后来写“他稀疏的头顶上白发在寒风中颤抖”。他临逝前,有学生去看他,他写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05
他家保姆曾经说:朱先生在家里,连那两只猫都敢欺负他。他有一个扶手椅,是写作时坐的,那两只猫也经常去那上面休憩。有时候他过去,那两只猫也不躲闪,他挥着手:“走开!走开!”但那两只猫理也不理他。
朱光潜的女儿回忆,十年浩劫时,“有时候,吃着晚饭,抄家的人就来了,有些还是七八岁的孩子,闯进家门:“朱光潜,站起来,站着!老实交待!”有时候我看不下去:“你们让他吃完饭不行吗?”“不行,我们还没有吃饭呢!”
善本身极为柔弱,但却不可征服。女儿说,朱光潜是个顽固的人,“虽然历经磨难,可是只要是他认定了是正确的东西,他就会坚持下去。
八十年代,女儿劝过他:“不要弄你的美学了,你弄了哪次运动落下你了?!再弄,也不过是运动再次来临的时候,让你灭亡的证据。”朱光潜说:“有些东西现在看起来没有用,但是将来用得着,搞学术研究总还是有用的。我要趁自己能干的时候干出来。”
女儿说:“你还没有搞够吗?”
朱光潜说:“我不搞就没有人搞了。”
他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
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
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声明 | 图文来源**,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文仅代表原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三十日内与书艺公社联系。
END
欢迎·加入学习交流群
| 群** |
1)珍稀碑帖高清大图放送
2)珍稀吉金书画古籍电子版
3)免费艺术书籍**赠送
……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关于此时此地此身 朱光潜和朱光潜 此身此时此地的全部内容,是由**编辑之家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